山西是一個農業大省,大部分人口在農村地區居住。由于歷史原因和經濟條件限制,許多農村舊房在長期的使用和自然風吹雨淋下,早已漏風漏雨、破爛不堪。為了改變農村環境,提高群眾居住條件,政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的農村舊房翻新改造政策和方法。

1、舊房進行修繕
對于形成特色的老宅或具有較高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筑,政府應鼓勵業主進行局部或整體翻新改造。這種方式可通過內外墻、屋頂的修復及防潮保溫等方式進行。
2、拆除重建
對于條件比較差的舊房,整體拆除重建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在精心設計和規劃的情況下,舊房拆除后采取新型材料或現代化科技方法建造出更加實用舒適、環保的新型住宅。
3、增加居住面積
原有的農村舊房大多是一層獨棟,面積較小,若家庭成員較多,就會存在居住場所不足的情況。針對這種問題,政府可以啟動舊房加建平樓工作,將一層建筑加高成為兩層,增加居住面積。加建時首先必須要滿足可加建面積標準,另外需遵循規劃和設計安全相關要求。
4、地面加石板
在許多農村舊房中,地面多半是泥土和沙石等天然材料,局部甚至積水泥濘。這樣不僅影響居住環境,也存在衛生隱患。政府可指導業主進行整理硬化地面,使家庭場所干凈整潔,減少雜草生長,也方便打掃衛生,增強居住環境的整潔美觀。
5、改善家居設施
為了讓農村舊房居住環境更加舒適,政府應提供下水道、自來水、電力等基本設施,同時進行室內衛生間的改造,在廚房和衛生間等重點部位鋪設瓷磚或其他易洗的材料,保持室內干凈整潔。
農村舊房改造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工程,需要政府、民間和專業人士共同努力,使改造后的住宅更加環保、實用、安全、舒適,為農民帶來更好的居住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