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面空鼓是墻面裝飾材料或者基層墻體材料與墻體之間形成空隙而引起的,長期受壓使得空隙逐漸加劇,也會影響整個建筑結構的安全。因此,及時修復墻面空鼓非常重要。灌漿是一種有效的修復方法,下面介紹一下墻面空鼓灌漿修復方法。

準備工作:
1.檢查墻體:用鐵錘敲擊墻面,尤其是盆角等地方。如果發出的聲音空洞且發出回響,則說明該處有空鼓現象。
2.清理墻面:把與空鼓區域相鄰面的墻皮用切割機沿空鼓位置切割30-40cm,然后把墻皮割掉。
3.打洞:根據幾何規律在空鼓位置打一個直徑為8mm的小洞。
灌漿操作:
1.料桶準備:按照配比在灌漿用的桶中放入固化劑和填充劑,用木棍或攪拌器攪拌均勻,直至配比達到要求。
2.灌漿密閉:將灌漿管插入小洞,用膠帶卡住灌注管,插入料桶,灌入灌漿物質,直到壓力灌滿空鼓處,使灌漿物完全充實空鼓處。大約30分鐘后,建筑灌漿物會凝固,從而填補墻體空缺。
3.封口:將灌漿管拔出,用灌漿卡扣封住打好的小洞。
總結:
墻面空鼓灌漿修復的難點在于控制漿體黏稠度和硬化方式等因素,如果上述準備規范,就可以有效避免出現灌漿效果不好的情況。需要提醒的是,在灌漿之前要確保墻體外部沒有漏水的現象出現,否則會造成墻體內部漿體過于稀薄和后期返修的情況。所以在進行灌漿之前,一定要負責檢查確保墻體外部環境良好。


























